如何看待本次疫情危机的危害性
经过大致梳理,初步可以形成三个结论:
如果对比美国流感,更不必恐慌——2019年的美国流感,从9.29开始,3亿多美国人中,就有2200万人感染,1万2千人死亡。
本次疫情危机,会给企业带来哪些重大挑战有?换句话说,会带来哪些次生危机?
我想给大家重点强调一下主要危机之后的“次生危机”。何谓“次生危机”?主要危机是原发性危机,其衍生的后续危机则是次生危机,可以说,次生危机是主要危机的“并发症”与“后遗症”。企业家为何要高度重视“次生危机”?因为,一方面原发性危机往往来得快,去得也快,而且常常是直接和显而易见的,企业都会高度警惕,而其后的次生危机则往往是间接和迷雾重重的,极易被忽视,还会由“急性病”转化成难以治愈的“慢性病”;另一方面,次生性危机还存在着 “原发性危机”基础上的“叠加效应”,容易成为“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”。譬如作为原生危机,大地震是可怕的,但来得快去得也快;地震结束以后,泥石流、堰塞湖、还有瘟疫等次生危机,也对人造成巨大的伤害。
以制造业为例,大致存在以下几类次生危机:
1、“现金流危机”。“人之生,气之聚也;聚则为生,散则为死”(《庄子·知北游》)哪怕超级健康的年轻人,也会因一口气上不来意外窒息而亡。现金流就是企业的那口“气”。疫情时期,收入骤降为零,支出维持刚性;疫情过后,无论企业自身还是上下游的生态链都遭破坏,因而存在收入滞后、收入减少、以及计划中的收入落空等现象(可能因为关联企业的意外变故),所以,在存在明显收入断档、收支缺口的情况下,如果再缺少足够的现金储备,极易导致资金链断裂,造成现金流危机。03年非典危机,一路凯歌高奏的新东方就曾突然面临现金流危机,到手的学费要退回,场地租金和教师工资要支付,一下子出现2000多万的资金缺口,靠俞敏洪良好的人脉东挪西借,才幸运度过危机。
2、“用工危机”。大量的高铁停开、众多城、镇封路、封闭小区乃至乡村封村,导致企业大量现有员工无法正常返岗,新招用工无门,存在无法开工、开工延误的问题;而且即使能勉强开工,还存在一个员工感染整个工厂被封的风险。目前的情况,全国至少2亿多农民工延迟返程。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受冲击尤其严重。
3、“订单危机”。不仅疫情危机具有高度传染性,其引发的次生危机也有高度“传染性”——新冠疫情是一次波及全国范围的危机事件,本来恶劣的经济环境下,要密切关注疫情危机是否会成为压垮你的客户的“最后一根稻草”,如果客户陷入困境,你将很难独善其身。客户的困境,会引发“多米诺骨牌效应”。
4、“成本危机”。疫情危机导致很多生产和交通停顿,此后一段时间,很多物资供应将难以及时跟上,从而会引发相关物价上涨,使企业产生相应的成本压力,如果企业无法消化这个成本压力,要么就会因亏损而失去生存空间,要么就会被对手淘汰而丢失客户。
5、 “原材料危机”与“存货危机”。如果企业的供应商无法正常开工,或者资金链断裂,企业的原材料就无法保障;如果年前企业事先准备了许多存货,疫情危机后,就要检视是否存在“存货过期”或“存货跌价”的风险。
如何穿越以上的次生危机?
如何智慧把握危机中的机会,化腐朽为神奇,变危机为转机?
危机反应中最大的考验,一个是如何控制危机,一个是如何把握机会。有一个故事,说的是小明遭遇水灾,先后遇到三批人营救。结果他都没有走。认为上帝会来救他。死后抱怨上帝。上帝告诉他,我先后派了木船、汽艇和直升机来救你,你都不买账,还要我怎么救你?所以,机会来临时,智慧的企业家首先需要懂得识别,危机中有哪些机会。今天重点给大家分享三种机会。
大家可以留意一个当今世界的奇特现象——一些资源高度贫乏的国家,反而是世界上高度发达的国家,如淡水依赖进口的新加坡、沙漠上的以色列、地震、火山频发的日本。
危机所引发的危机感,是危机中的重大机会。危机感会产生两种力量,一种是激发力,激发内部的巨大潜能;另一种是凝聚力,面对危机威胁的共同命运和摆脱危机的共同目标,使大家紧密的团结在一起,形成一种强大的合力。企业家要善于把最初的“危险战役”变成最后的“同心战役”。孙武在《孙子兵法·九地篇》中说——“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,当其同舟而济,遇风,其相救也如左右手。” 春秋战国时,吴国和越国连年交战,两国的人民也都将对方视为仇人.有一次,碰巧吴国人和越国人共乘一条船过河.开始时,他们相互都不理睬对方.当船行至河心时狂风骤起,惊涛骇浪扑面而来,渡船随时都有被吞没的危险.在巨大的风浪面前,他们忘记了仇恨,互相帮助,就像一家人一样.由于他们齐心协力,终于使渡船平安到达对岸.
危机所聚集起来的注意力,是危机中的另一个重大机会。尤其对于提升公众的知名度和好感度,是千载难逢的机会。本次疫情危机中,意大利佛罗伦萨市长的“拥抱一个中国人”、日本企业的“山川异域,风月同天”物资捐赠,就非常出彩。可以起到以支点撬动地球的杠杆作用,类似的危机策划,还有汶川地震时的“要捐就捐一个亿,要喝就喝王老吉”。其关键点,是让自己的行动激起公众共鸣,并超越期待。